close

201各軍營單位抽肥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在南京發佈

????哈密翼龍生態復原圖。趙闖 制圖 中新網南京2月8日電 (楊顏慈)2月8日,中國古生物學會在南京發佈“2017年度中國古生物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成果集中反映瞭中國科技工作者在古生物學各個分支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創新研究成果。

當天,一批涉及早期生命、古無脊椎動物、早期陸生植物、白堊紀琥珀動物和古台中抽水肥推薦人類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科研進展集中入選。

圖為侏羅紀滑翔哺乳形類動物——似叉骨祖翼獸生態復原圖。趙闖 制圖 評選結果顯示,2017年度前五大中國古生物學進展分別為:發現翼龍伊甸園,揭秘翼龍生命史—大量3D翼龍蛋和胚胎首次發現;《中國顯生宙腕足動物屬志》出版;侏羅紀滑翔哺乳形類動物的新發現;華南寒武系底部有口無肛的微型後口動物;中國許昌發現晚更新世古老型人類頭骨化石。

緊隨其後的是:地質微生物記錄海洋和陸地的極端環境事件;1.3億年前早期鳥類化石揭示尾骨與尾羽獨立演化;解密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模式;緬甸琥珀中隱翅蟲化石揭示白堊紀蘑菇多樣性及最早的社會性寄生;晚二疊世木材蛀孔展示復雜生態關系網絡。

白堊紀中期巨須隱翅蟲與蘑菇的生態復原圖。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制圖 其中,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團隊在《科學》發表的有關哈密翼龍動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頗受海內外關註。該研究報道瞭一件超過200枚3D翼龍蛋、胚胎和骨骼三位一體保存的重要化石標本,其中有16枚三維立體的胚胎化石,這是世界上首次發現3D翼龍胚胎。本項研究揭示瞭哈密翼龍具有相對早熟的胚胎發育模式。

此外,由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徐洪河研究員所帶領的研究團隊,於2017年10月23日在《美國國傢科學院院刊》發表瞭對地球上最古老樹木的矽化保存化石的研究,理論性地識別出瞭地球上最早構成森林植物的生長機理,對全球學術界產生重要影響。研究首次識別出瞭世界上最古老樹木的內部解剖結構特征,並為最古老樹木的生長方式建立瞭理論模型。

圖為新疆塔城地區晚泥盆世枝蕨類植物Xinicaulis 莖幹橫切面。左圖為一個較小樹幹的完整橫切面,右圖為一個較大樹幹的局部。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 制圖 中國古生物學會秘書長王永棟研究員介紹,學會自2017年1月開始開展“中國古生物學年度十大進展”評選和發佈活動,今年是連續第二年。評選集中反映中國科學傢在過去的一年中,在古生物學及相關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重大科學成果,不僅有助於探究生命起原和演化的奧秘,同時具有一定的科學傳播力和社會影響力。

此外,中國古生物學會首屆“我身邊的化石”科普創作大賽也於當天公佈獲獎結果。經過專傢對全球1320件作品進行嚴格評審,共有35件作品獲獎。其中,來自遼寧古生物博物館、上海自然博物館、化石網、西南大學附中的五件作品獲得大賽一等獎。(完)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台中洗水塔
arrow
arrow

    cay482ui6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